编者按近几年,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获得大丰收。但从去年以来,各地出现了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的现象,这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。如果继续调减粮食种植面积,连续出现年度产需较大缺口,就可能影响粮食安全。粮价往往滞后于供求关系的变化,如果等到出现粮食价格飞涨以后再来恢复粮食种植面积,为时已晚。
今天,本报特刊发记者采写的专题报道,希望引起全社会对粮食问题的关心。
在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,今年我国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。根据农业部门汇总,预计去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大约为16.07亿亩,比上年减少9000万亩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播种面积最少的一年。各地今年继续调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趋势仍很明显。调查显示,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初步安排今年粮食面积又比上年减少4000万亩左右。
农业部副部长刘坚说,从多年实践经验看,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分析,要实现产需总量的大体平衡,近期内全国粮食面积需要稳定在16.5亿亩左右。今年,要防止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大幅度调减,保证年际之间、地区之间粮食面积不能波动过大。
农业专家提醒,由于全国粮食储备和商业库存充足,在去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,仍能保持总量供求平衡。但是,如果继续调减粮食面积,连续出现年度产需较大缺口,就可能影响粮食安全。粮价往往滞后于供求关系的变化,如果等到出现粮食价格飞涨以后再来恢复粮食面积,为时已晚。
据介绍,农业部确定今后5年内将突出抓好粮食安全工作。今后一个时期,将把主产区建成商品粮基地,稳住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头。同时,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,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推广投入力度,保护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粮食生产要按照口粮、加工用粮、饲料用粮对品质的不同要求,安排作物和品种布局,扩大优质稻谷、专用小麦、专用玉米、优质大豆生产。
在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旱灾的情况下,由于措施得力,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,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。
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张玉香说,去年各地面向市场调减供过于求产品,增加优质高效农作物生产,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统计表明,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比前年扩大2900万亩;优质早稻面积占早稻总面积的一半以上;专用玉米面积比去年扩大1700万亩;“双低”油菜已占全国油菜籽面积的一半以上。优质专用品种开发逐步向区域化种植、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。
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另一个亮点是,农产品进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的喜人局面。据海关统计,去年1至8月,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比前年同期增长32.2%,其中出口值同比增长22.2%;农产品贸易顺差为28.41亿美元。全年农垦系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5%。
但应该注意到,粮食播种面积特别是高产作物面积调减,加之严重自然灾害,造成去年粮食单产下降。特别是一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,片面强调“压粮扩经”,忽视了粮食安全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。预计去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亿多亩,比前年减少5%以上。
有关专家介绍说,针对存在的问题,要在着力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,注意防止盲目大幅度调减粮食面积和盲目扩大蔬菜种植面积。同时,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机遇,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,加快发展畜牧业和乡镇企业,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。
农业部部长陈耀邦日前强调指出,“十五”期间,特别是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,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工作,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陈耀邦说,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,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。搞好粮食生产,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,是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。如果粮食生产出了问题,再回过头来搞饭吃,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就无从谈起,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最终也会落空。从中长期看,我国人口增长、耕地减少、水资源紧缺的趋势不会改变,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。因此,要按照中央的要求,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,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体系,当前首要的是稳定粮食面积。
陈耀邦指出,粮食安全体系涉及生产、流通、储备和进出口调节等多方面内容。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,关键要抓好三条。一是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。主要是保护好耕地和水资源,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,加强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的培育和配套生产技术的攻关,搞好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。二是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。要按照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,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粮食生产,把主产区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。三是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。当前突出的是落实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,实行优质优价,这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措施。